挖掘创业世界杯(SWC)亚洲区总冠军背后故事:如何从没钱没人没资源走到今天?

“我们相信eVTOL,相信AAM,就像相信鸟必将遨游天际。”


图片

eVTOL(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):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,主要用于城市空中交通,是目前热门的投资领域。

推器,是其实现的主流机型方案。

  AAM(Advanced Air Mobility):即先进空中交通,是一种电驱动的用于客运或货运的、安全高效的有人驾驶/无人驾驶(空中)交通工具系统。eVTOL是AAM构想的助推器,是其实现的主流机型方案。


50年前,你相信空客可以超过波音吗?

然而就在上月,空客一举拿下国内最大三家航空公司近人民币2500亿元大单,进一步拉大与波音市场占比差距。

从2019年到2020年,空客在全球的订单量和交付量接连超过波音,其在全球市场的地位正从挑战者变为领导者。


20年前,你相信数字货币和移动支付有一天会替代纸币吗?

就像,时光倒回,人们无法相信终有一天,电动汽车会取代燃油车。


01从默默无闻,到单品类全球第一



图片


2022年7月6日,必昂电动飞机一举拿下全球创业世界杯(SWC)亚洲区总冠军


在必昂,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因参与路演赛事获得关注。


早在2021年,必昂电动飞机就曾在奇绩创坛2021秋季路演日崭露头角,且一举获得奇绩的种子轮投资。


同时,项目还获得了众多投资人的关注,创始人张峣曾在40天见了90个投资人。


时间回到2016年,团队创建伊始,eVTOL概念在国内鲜有人知,相关制度也亟待建立。彼时,必昂团队只有张峣一人,终日在四川大学的青年教师公寓进行项目筹备和原型机设计。


也是从那一年开始,国内陆续出现了更多的eVTOL企业,张峣的团队也从1个人,2个人,3个人,4个人,逐渐扩大。


他们的产品也经历了准备、制造、首飞、测试到交付。


通过多年的实战打磨,他们掌握了高效能 eVTOL 的设计方法,研发出简单高效的气动构型P系列无人机,对比国内外同级别产品堪称性能冠军,具有更远的航程、更高的载重、更大的空间,同时也能在高原、中雨、极寒全天候多气象条件下安全运行。


仅仅6年时间,必昂团队壮大了好几倍,且同时,凭借着极高的升阻比,们创造且保持着全球锂电驱动飞机的最长航程纪录,单次充电连续飞行 580 公里。


不仅如此,必昂电动飞机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实现0.3载荷比,同时具有300公里航程 eVTOL。


必昂电动飞机从默默无闻到单项类别全球第一,一路走来,究竟经历了哪些挑战?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今天的成绩?



02从信仰到实践,从战略到展望


图片从信仰到实践


Q:有这么一句话,如果要做eVTOL这个行业,你首先必须要去相信,您相信吗?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相信?


峣:我根本相信这件事情最初可以追溯到2012年到2013年间。


当时有两大标志性事件,第一个是工业化量产的电池平均能量密度已经达到200Wh/kg,这意味着把电池匹配到飞机上进行有经济价值的飞行成为了可能。


二个是消费级无人机已经完成了工程迭代开发,进入到了规模商业化,即自动化控制飞行的大批量产已经成为了可能。


这两大标志性事件指向了这样一个方向,不断放大的、能够自主飞行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工程上已经成为了可能。也表明从2012年开始,需要进行的创新,不再是原发性的创新,更多的是一种集成性、优化性质的、面向成本降低和面向应用的工程和产业创新。这是一个趋势级别的表层体现。


如果讲最初信这个事情,最初的判断是从2012、2013年我和朋友开始计算电动飞机的效能时,我们就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:它可以比地面交通在能效上更优异,成本也可能更低,从能量的成本、效率角度考虑,飞机其实是更好的一种通行或移动的方式,所以它们必然是未来的趋势。因为,从根本上,人类社会发展就是不断地在拓展和掌控更多的能量利用,且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效率完成,所以它一定能实现。这也是我下决心创业做这件事的根本原因。

另一个因素是喜欢飞机,爱好是个毋庸置疑的前提条件(笑)。


图片


Q:如果是2012年、2013年开始,当时您应该还在另一份工作,那您是怎么萌生出要自己去创办一个企业做这件事?


张峣:我当时开始跟几个法国朋友一起造载人飞机,是另一份创业的经历。当时我们的飞机是燃油驱动的,我和朋友计算完说电动是可行的。当然最简单的想法,是尝试直接在法国公司内部去推动电动化,但因为种种原因推不动,这是第一个背景。

第二个背景,当年我已经33岁了, 33岁确实是人生面对重大选择的时候。我当时计算了一下我的人生时间表,似乎要做成这件事情必须立刻下决心,否则可能会来不及。因为这件事情的准备工作和周期,肯定会很长。如果我当时再不决定,可能就会错过做这件事情的最佳起步时间点。


Q:在您开始做这个事情后,您们几个人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成功造出了原型机,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呢?


张峣:我觉得最难莫过于人,人是最难的,其实技术没有那么难。技术根本是静态的,是规律,是物。人是动态和感性的,还随时给着或不给反馈。


我说的难主要是指,团队从成立到发展,这个过程中人来来去去,有留有走,有分歧,有争吵,有各种各样的事情,团队成员如何不断达成共识、统一方向和思想,这件事情非常困难。因为你要去兼顾每个人的价值观、人生目的、理想,对于现实的考虑妥协。


所有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,在面对一个长远计划时,产生张力非常正常,你需要花时间,也必须负责任地去协调和面对这样的情况。我相信,对任何一个创业公司而言,人的问题都是最难的。我想讲的是,你最终面对的是价值观、人生的选择、理想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,这个是最困难的事情。


Q: 如果您把人作为最困难的事情,也说明了您在专业方面的自信,那您能够分享一下当时是怎么把第一台原型机做出来的吗?


张峣:这件事就很有意思了,因为我们当时整体做事的思路很清晰,先定义设计指标,这之后做了长达半年的设计和迭代,然后一步一步地做实验。为了实现飞机的制造,我们做了很多努力,当时没钱没人没资源,什么都没有,所以整个过程中一件一件事情,能够自己做的,努力自己做。当时,我们并没有把时间看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,就是觉得努力去做就好了,其他交给时间。

那么何时做出来,是一个工程的控制问题,并不是完全靠决心、口号,而是每一步的细节都想周全,尽可能少走弯路。我们从团队最开始建立到今天,每一步的设计和改动,包括迭代,基本上都是用系统思维在做,所以我们对公司整体的研发、产品战略、总体架构思考得还是比较透彻。应该说,每家公司都走了弯路,我们显然也走过弯路,但在大的方向上,我们是有自信的。


图片


图片从战略到展望


Q:和直接做载人的eVTOL企业不同,必昂选择的是逐渐发展的战略,您如此规划的原因是什么呢?


张峣:从2016年开始,我们基本的判断是任何具备一些颠覆性也好、革命性也好,或是一个科技产业现象发生某种模态或范式型的转变,这样的过程,从规律上看基本都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。当然,如果完全站在科技和经济史的角度来看,没有一个10年到15年的时间,其实是不可能完成,因为其影响因素包括了工程迭代、应用试验、人才积累、产业配套、政策法规的健全、心理接受度等各方面。


所以,短期内或者说试图在2到3年内实现这样的结果,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种很有勇气的实践,但事实上做这个事情还是逃不开背后潜在的风险,经济、物理的根本规律,这是跑不掉的事情。所以我们选择放慢脚步,谨慎、符合规律做这件事情。


Q:我们刚刚讨论到,您说不同的企业,它可能采用不同的思路,有的一边研发,一边落地,有的先研发,再考虑落地。那您最初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,选择了现下的一种商业思路。

张峣:因为我们团队杜绝一种实验室的模式、纯学究式的方式,杜绝一种娱乐化的方式,这是我们从开始就比较注意的事情。保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实事求是,那么你小规模可以用小规模的方式,大规模可以用大规模的方式做事。


创新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自娱自乐,而是为了创造价值。创造价值的意思就是对他人、对整个大的经济的外在环境能够进行成本、效率的优化,创造效率和价值增值。所以eVTOL产业,从本质来看,是让整个社会的效能更高。这必然是一个循环,我们可以用小规模快速的循环,但不能脱离这个本质。


Q:每次看您讲到飞机,讲到eVTOL行业,眼里都有光。那您对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,是怎样看的呢?


张峣:我对这件事情整体的看法是这样的:第一,这件事情一定可以做成第二,我认为完全实现规模化应用的时间点,应该是在10年到20年左右的时间;第三,我觉得未来留给大家想象力的空间非常大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准确地判断未来,那么未来也就丧失它的吸引力,所以我的第三个看法是:一切可能都存在。


图片


03中国eVTOL航空业破局者必昂电动飞机:实事求是,货运先行


创始人张峣说,必昂电动飞机是以应用为导向,货运先行,积累经验。


与资本的神奇助力相比,他们更加相信产品自身的抗压与抗打,产品的变现与盈利能力,他们的产品不是玻璃房里的摆盘,而是随时在市场需求的满足与检验中重生,这是真正经历过市场考验的产品和团队。


其创始人和核心团队背景非常多样,但都是在飞行器设计、航空工业和地理信息行业中有着多年从业和创新经验的年轻老兵。首席科学家和顾问是来自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中航工业成飞、西飞等单位的业内专家,囊括了不同领域的拔尖人才。


在张峣团队不断壮大的这几年,eVTOL 也在以蓬勃的生机发展着。


从全球第一份eVTOL目录发布到EASA(欧洲航空安全局)、FAA(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)等相关部门相继先后发布、修订了全新的航空管理规定。


从2019年广州亿航智能作为全球eVTOL第一股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,到2021年eVTOL爆发小元年,一年时间有包括美国JOBY、德国Lilium、美国Archer和英国的Vertical Aerospace 在内4家eVTOL企业上市。


eVTOL的发展从最初的小火苗,逐渐成燎原之势。


目前,中国已将无人机行业上升至国家战略,且正加快推动先进空中交通的相关立法工作。民航相关部门已着手推进eVTOL的审定进程,目前正对适航标准进行调研评估,预计2024年有望在国内获批取证并展开试点。


行业发展,市场先行。根据国际金融服务公司Morgan Stanley的预测,2040年城市空中交通(UAM)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万亿美元。其中,共享出行、货运、短途航空是三大主要市场。eVTOL作为AAM构想的助推器,我们有理由相信,谁能抢先进入、率先制定适应市场的新战略并付诸行动,谁就将更有可能成为eVTOL行业的全球领导者,获得更多的投资价值和未来成长空间。


图片


尽管对于众多创投机构,即便是现在,eVTOL仍然是一个非常新的高科技赛道。但本质上eVTOL作为一种新型的中短途空中交通工具,其所具备的零排放、安全性高、噪音低、舒适性高、制作成本低、运营成本低和快速高效等优势更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,使其更具备成为下一代空中交通工具的潜力,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民众中短途出行方式。预计在未来,我们将看到eVTOL为应急救援、旅游观光、快速出行、空中出租车创建一个完整的空中交通场景。


目前,有许多家公司都入局了eVTOL,除了AAM新兴企业外,全球传统车企纷纷布局eVTOL,包括吉利科技、奥迪、丰田、小鹏汽车、现代、克莱斯勒等。这个赛道正越来越被更多投资人看见。



正如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说:“地球是人类的摇篮,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。"


我们同样也可以说:“地表是人类的摇篮,但是人类不可能永远只生活和活动在地表上”


图片



必昂电动飞机从货运到载人,凭最长续航的设计制造能力做可规模化应用的 eVTOL。


必昂电动飞机是一家eVTOL初创企业,致力于电动垂直起降飞机(eVTOL)的规模化应用,提供点对点低空飞行的全新三维交通解决方案。团队2016年拥有了国内首个eVTOL设计专利,之后持续研发、测试。以580公里续航打破并保持着电动垂直期间飞机的航程和航时纪录。


了解更多资讯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




联系我们